厚朴在半夏厚朴汤中有何配伍意义(半夏厚朴汤的配伍特点)

半夏厚朴汤主治 梅核气

梅核气,在西医上叫咽部神经官能症或癔球症。

梅核气的患者临床会出现咽部持续的异物阻塞感,不痛不痒,不会影响患者的饮食和呼吸。

但是患者会感觉有异物吞不下,吐之不岀,同时会有两胁、前胸胀闷不舒,腹部胀满等症状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看半夏厚朴汤的组方功效与主治

半夏厚朴汤是由 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组成。

功效为 行气开郁、降逆化痰。

主治痰气郁结 梅核气

症见咽中如有物阻, 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常伴有胸胁胀满或咳嗽,咯吐湿痰等。

梅核气形成主要是 七情不畅,气机郁结,肺胃宣降失常,痰多凝聚而成

主要特征是咽中如有物阻,咯不出咽不下为其主要特征。

治宜行气开郁,降逆化痰。

方中半夏化痰开结,和胃降逆,厚朴 行气开郁,下气除满同为主药。

厚朴性味辛、微苦,入脾、胃、肺、大肠经。具有行气燥湿, 降逆平喘的功效。临床可用于湿阻气滞所导致的脘闷腹胀,腹痛或呕逆,也常用于咳喘上气。

陈皮药性苦、辛,温,归脾、肺两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主要用于脾胃气滞证。

厚朴与陈皮的功效区别在于 厚朴具有行气消积的一个功效,而陈皮具有 理气健脾的作用。

本方用厚朴主要针对梅核气发病机理为 气机郁结、肺胃宣降失常,取厚朴行气、降逆、散结、除满之功效。而陈皮上述功较较弱,故半夏厚朴汤用厚朴不用陈皮。

咽部异物感临床上也常见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等,对于咽炎、扁桃体炎的治疗有什么好的经验。

清风轻疯2022-06-17 02:49:26

方中:半夏辛温归肺胃、化痰散结,厚朴辛苦温、下气除痞满、助半夏散结降逆。

陈皮功效只是理气化痰湿健脾,少有降逆开胸结功效。

陈皮功能性较厚朴缓和,降逆功能性比厚朴差。

半夏厚朴汤立方之意,悬以大主降逆散结开胸为用。

临床上用药法,当然立方以症、病理、病势、病位为针对性。

如若病变变化为应需理气燥湿健脾为治,则需以厚朴改换为陈皮也。

半夏厚朴汤,处方立意者,是以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之半夏功效之用,非以陈皮之燥湿理气为用。

痰湿结之累积演变发展进入深入成痞满之症非用厚朴不可,如果症状症候更重者,可加青皮为用,加强化积下气宽胸散邪气也。

中医治疗辨证用药用法之要,需精准。

“辨证”“论治、用药"一系统体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最大特色。

治疗根据不同患者的体质或疾病变化特色核心来“辨证”,然后针对不同的病证核心使用不同的药物来“论治”,如果是缺少其中的一项特色性,那就很难发挥应有准确性的疗效了。

简尼宝贝2022-06-17 02:49:26

本方为治梅核气而设。忧愁思虑,情志不畅,气机郁结,痰涎凝聚,相博于咽喉,故咽中自觉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金匮要略》比之为“咽中如有炙脔。”至于胸满喘急或咳嗽痰多,苔白润或滑腻,脉滑或弦,均为气郁痰湿之征。治宜行气开郁,降逆化痰。方中半夏辛温化痰开结,和胃降逆;厚朴辛苦温,下气泄满,两味同为主药。苏叶入肺,质轻辛温,芳香疏散,以消喉中痰结,并助厚朴以行气;茯苓助半夏,渗湿健脾以消湿痰之根源;生姜降逆止呕,并助半夏以祛痰。诸药合用,辛散气滞,宣通郁结,苦能燥湿降逆,温能通气化痰,共成辛“苦降,化痰降逆之功,而诸症自解。

lokomi

关于作者:lokomi 观点:12274

生活就像新闻联播,不是你换个台就可以逃避的

为您推荐

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