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是蒙古帝国西征后对罗斯诸国的称呼。蒙古军团跟罗斯军队展开第一场决战在1223年,哲别和速不台加上大汗长子术赤带的援军不过三万,罗斯大公却集结了近十万大军。跟蒙古人干仗,不是人多好用,况且,罗斯各路人马离心离德是常态,这一来罗斯军队自然是惨败,基辅罗斯正式沦陷,罗斯人开始了亡国奴的生涯,沦为低等公民,也要看鞑靼人的脸色生活。

罗斯人的沦陷,与蒙古人的远征有很大关系。自大汗一举歼灭了王罕父子的部族后,基本统一了蒙古草原各部,成为蒙古的最高领袖,称成吉思汗,带领蒙古人建立一个庞大的蒙古帝国,可依然要臣服于金国之下。
随着蒙古慢慢地壮大,以大汗的脾气,怎么可能降服金国朝廷,所以一手抓军事,一手抓经济,很重视跟西亚的通商关系。可没想到,西亚的某个小国居然敢冒犯天威,蒙古军队从来不惯任何国家的毛病,对成吉思汗来说,在哪都是他的杀场,该出手时必须出手。于是,震惊了整个欧洲的“大祸”,蒙古西征在1218年拉开了帷幕!

蒙古西征:狼群狂欢蒙古帝国的崛起和扩张,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它改变世界,也改变了俄罗斯的命运!
大汗的铁骑引入欧洲的小国,叫花剌子模。因为地理位置优渥,卡在东西商道上。早先他们只是隶属于波斯的小国,将波斯吞并发展壮大之后,就失去了平常心。看着日渐壮大的蒙古,他们也萌发了占有的念头。
大汗对花剌子模刚开始还真有接纳之心,希望跟这个国家建立更有效更有利的贸易联系,所以在1215年派了一个使团,携带大量金银财宝过去套交情,目的是使双方缔结一份通商的协议。没想到,在花剌子模境内,经过地区的总督竟然说这个商务使团其实是间谍,上报国王后,将450名团员全部杀害,劫掠了他们的骆驼和财物。
蒙古军队此时正全力攻打金国,大汗派去使者,以和平方式解决这场纠纷,要求对方交出主凶,没想到,被派去的使者被剃掉胡子赶回来,花剌子模的国王显然是闯祸还不怕事大。
1218年,蒙古军队开始对花剌子模的征伐,这一次的蒙古西征是大汗亲自指挥发动的,其先锋部队就是哲别和速不台。因为抱着复仇之心,所以下手越发惨烈,屠城是规矩,标准程序是杀完了人,还放火。
这一次远征,所到之处家破人亡,生灵涂炭!

蒙古灭西辽,西辽原来挡在蒙古和西亚之间,现在被蒙古打开这一道屏障,花剌子模就在大汗的眼前了。
1220年,蒙古大军将花剌子模的都城撒马尔罕围了个水泄不通,据说这个都城出名固若金汤,没有三五年是攻不破,结果,大汗仅用五天时间,就占领了这座名城,并。花剌子模的国王逃到了里海一个小岛上,从前期的极度自负到悲催绝望,抑郁而死。
当时没有互联网通讯,国王客死海岛没人公布,以至于哲别和速不台不明所以,还持续果断追击,这一追,就追入了钦察草原。
此时,该我们的主人公罗斯出场了!

蒙古崛起:俄罗斯沦陷蒙古大军进入钦察草原,钦察草原上号称王炸的波洛伏齐人被蒙古军队打得四散逃窜,同是游牧民,打架的本事相差太多。无奈之下,他们不计前嫌去找过去的仇家罗斯人帮忙。
此时的罗斯实质上内部矛盾重重,已经分裂为各自为政互相敌对的若干小公国,而整个东斯拉夫人的族群,他们之间因为语言和文化上的些许差异分化为三个部族:东部的俄罗斯民族,西北的白俄罗斯,西南的乌克兰。
弗拉基米尔大公成为所有大公的老大后,他建立了一个叫弗拉基米尔城新的城市,从此罗斯公国,以此地为中心运转,其实弗拉基米尔二世在位时,基辅已经没落,说是老大,那些分裂的小国也不见得听他的,而且罗斯人对蒙古人一无所知。

所以罗斯诸公风闻蒙古人的战绩也有些唇亡齿寒的惶恐。于是,南部诸国罕见地连纵了一次,几个罗斯大公加上波洛伏齐人组成联军,预备在第聂伯河下游决战,将蒙古人阻挡在家门之外。
1223年,蒙古军团跟罗斯军队展开首场决战,蒙古军团仅带来三万大军,而罗斯大公结集十万大军。罗斯军队以多欺少,居然都干不过蒙古人,而且损兵损将7万多。
这一战是蒙古军团进入欧洲的第一场大战,并以此为根据地,开始深入了解罗斯公国,预备将其一口吞并。
当时的蒙古人,有野心,也有实力!

1227年,成吉思汗病死后,提前留下遗嘱:一是指定了三子窝阔台为接班人;二是为后代安排了灭掉西夏、金、宋的方略。成吉思汗的继承人三子窝阔台严格遵循了大汗的遗嘱,完美地灭掉了西夏和金国。
1236年,窝阔台启动了第二次西征,他下令蒙古皇族贵族部族都遣自家的长子长孙加入这场远征,这次西征称为“长子西征”,而领导这次西征的统帅,就是拔都。
这时候黄金家族又来了。成吉思汗死后,黄金家族其实就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子孙: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和他们的后代。
黄金家族打仗不光靠草原野狼般的彪悍喋血的特质,他们能在最巅峰的时候,席卷欧亚大陆四十多个国家,收服了各种种族七百多个,不仅仅凭匹夫之勇蛮劲,他们也是有战术的。蒙古每次长途征战前,都会先派情报员潜伏,等待时机获取情报。
俗话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蒙古人天生就有这特质,曾被他欺负过的国家,国破家亡了,还不知道兵临城下的是哪路神仙。
比如罗斯,已经四分五裂得如此彻底,迦勒迦河大败后还不自省,继续内讧,不怀好意的诸侯乐得看到同胞被蒙古人削弱,这一举动等于告诉蒙古人,他们有机可乘!
1240年左右,罗斯境内诸国就已经臣服在蒙古的马蹄下。蒙古军队是唯一没有被俄罗斯恶劣气候吓倒的敌人,蒙古人喜好冰面作战,仅花几天的时间,就占领了罗斯中心。
不过,遇到了冰冻的大地,因为蒙古战马矮小,河流开始解封,容易陷在泥泞里举步维艰,难于通过冰面渡过河流,蒙古大兵只能掉头南下,如此一来,西北方的诺夫哥罗德公国得以躲过了蒙古军团的兵锋。
占领罗斯后,蒙古大军也没消停过,继续向西,大军分两路:一路向匈牙利,一路向波兰,步步推进,一直蔓延到多瑙河畔。

1241年,窝阔台很不合时宜地崩逝了,西征军统帅拔不得不终止远征,黄金家族面对汗位悬空都不淡定了,拔都在黄金家族子孙中,是个佼佼者,且不说卓越的军事能力,在争权夺利上也是相当沉着和智慧。
窝阔台死后,贵由在母亲这个狠角各种操作下,果断攫取权力,将贵由推向汗位,拔都虽然从西欧撤回,但他并不想蹚这路浑水,于是留在自己的驻地,观察兄弟们的动向。
1243年,拔都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国家,称钦察汗国,也叫金帐汗国。之所以称钦察汗国,是因为这个地区早年是钦察人的地盘。不过,贵由当了两年大汗就挂掉了,拔都并扶持拖雷的长子蒙哥为主。
东欧大小国家除了罗斯诸国除了诺夫哥罗德都没有幸免,基本在金帐汗国治下,对于自己的新主子,罗斯人管他们叫“鞑靼人”。
从这算起,基辅罗斯正式沦陷,罗斯人开始了亡国奴的生涯,要看鞑靼人的脸色生活!

罗斯诸国成为鞑靼人的附庸,只有西北的公国诺夫哥罗德保全。罗斯都被灭国了,都变成蒙古附庸了,那些大公们都还惦记着继续你争我夺,争取弗拉基米尔大公之位。
蒙古人想完全征服俄罗斯,似乎没那么容易。对于管理异族毫无心得,也不愿意研究,让金帐大汗非常挠头,他们只得指定一个他们信得过的罗斯大公替他们管理罗斯诸国,并在各个国家征收税赋上交鞑靼国库。
蒙古之所以能在罗斯统治得这么顺手,靠的就是在大公们之间挑拨离间,为了争取蒙古人施舍的那点权力互相打,互相倾轧。
但是,罗斯人不是都没出息的,有的人出息慢点,绝不会心甘情愿地接受蒙古人的统治,所以也想出各种对策来对付蒙古人。
所谓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摆脱群狼:金帐汗国被打废莫斯科公国的第一任大公,是涅夫斯基的小儿子丹尼尔,他对付蒙古人有一套对策,其中,莫斯科公国的对策是最成功的。
丹尼尔为莫斯科公国制定的发展蓝图就是侵略扩张,丹尼尔抢了不少土地,反正鞑靼人只管收税,谁抢了谁的地盘也都是在金帐汗国版图内转手,将所得财富贿赂蒙古王公获得宠信,收买那些被削弱的对手。
经过前后换了20位大汗,而俄罗斯的西北部,新的敌人立陶宛大公国不断崛起。立陶宛和波兰合体后势力倍增,对罗斯虎视眈眈。
金帐汗国此时知道不能放纵了,1378年,蒙古军队进攻莫斯科,被德米特里打败。蒙古人立即跟立陶宛结盟,联手收拾德米特里。
1380年9月8日,德米特里赶在立陶宛军队到达之前渡过河先发动了攻击,背水一战。蒙古骑兵老了,尤其是碰上河道纵横、地势起伏、冷兵器作战,混乱而惨烈。

赶来支援的立陶宛军队看到战场的情况,掉头就回家了。德米特里打赢了,被蒙古人欺压征服了一百多年,终于打赢了一次。罗斯人现在知道,蒙古人不是不可战胜的,罗斯是有机会摆脱这个狼群控制的。
14世纪初,仅次于蒙古帝国的帖木儿帝国基本成型了。帖木儿存着重新统治蒙古帝国的理想,并攻伐蒙古分裂后的各大汗国。
在脱脱迷失做了金帐汗,就视帖木儿为眼中钉,这位迷失大汗就是用奸计劫掠了莫斯科的脱脱迷失,这个迷失挑衅帖木儿后,帖木儿对这条东西商道的伤害,比当年的蒙古西征还严重,这让钦察草原再次遭受了一场浩劫。
帖木儿的手段,比当年的蒙古还霸道,金帐汗国的都城萨莱被整个烧毁,尸横遍野,脱脱迷失被帖木儿追着满草原乱跑。

金帐汗国被打废了,此时全罗斯大公是瓦西里一世,12岁时就很大胆地举动,他亲自找到鞑靼人,要求封他父亲做“全罗斯的大公”,他则愿做人质留下。三年后,他伺机逃回家。
瓦西里一世非常了解鞑靼人的需求,接掌全罗斯大公之位后,通过行贿政府获取土地,连脱脱迷失都收受过瓦西里一世的贿赂,所以这段时间,很多城市被并入莫斯科公国。
1477年,亲立陶宛的势力又想惹事时,伊凡三世再次果断出兵,在几乎没有遭遇抵抗之下,包围了诺夫哥罗德。城内的亲立陶宛势力知道无力回天,只好接受了伊凡三世的兼并,如此一来,莫斯科公国就以极好的胃口吞掉了诺夫哥罗德这条肥美的大鱼。

莫斯科公国以暴发的姿态壮大,金帐汗国正焦头烂额抽不出空来收拾莫斯科。作为一个拥有世界霸权的大帝国,蒙古动作很狂野,技术很粗糙。他们开疆辟土,扩张地盘无人能敌,但是发展社会经济文化则是一塌糊涂。统治时间长了,这样的国家就危机重重。
15世纪,还因为内部的争斗,金帐汗国分裂。分离出来好几个汗国,原来金帐汗国的中央,只剩了不大的一片疆域,被称为大帐汗国,继续向罗斯各地征收贡赋。
其实,伊凡三世接班后,基本就不太向大帐汗国缴税了,隔三岔五地,打点礼物送给汗国的高层罢了。
大帐汗国的阿合马汗登基后,对莫斯科这种打发叫花子的行为非常不满,做了几次要过去干架的动作,伊凡三世毫不客气地表示:
“来吧,我等你!”

阿合马汗如今哪有早年蒙古大汗们的神勇,看着莫斯科兵强马壮的,居然不敢硬碰,选择拉拢伊凡三世的劲敌,也就是波兰的立陶宛,说好结伙寻莫斯科的晦气。
1478年,伊凡三世正式宣布,以后不再给大帐汗国进贡了,也正式发生决裂。
1480年,被激怒的阿合马汗亲率重兵赶来,这次他预备打真的了。在乌格拉河两岸,两军对峙,阿合马汗等待他的立陶宛盟军。
虽然之前阿合马汗三次亮剑,伊凡三世都给予了很强硬的回应,可看到蒙古骑兵真的杀气腾腾而来,伊凡三世心里又打鼓了。诺夫哥罗德公国初定,局势飘摇,整个罗斯被蒙古人占领压迫二百多年,真要正面较量的时候,很多人心理上都很胆怯。

两军对峙阶段,伊凡三世在前线转了一圈就跑回莫斯科了,态度很犹疑,貌似还想下令退兵道歉,重新跟蒙古的领导们修好。好在莫斯科大公有点出息,硬着头皮上,作为大公,你怎么能说跑就跑呢?所以,将这个对峙的局面维持到了寒冷的冬天。
前面说过,蒙古军队是地球上唯一在隆冬季节攻入罗斯腹地并取得胜利的军队,在蒙古骑兵看来,冰封的河面最有利于他们的渡河战,省却了抢夺渡口或者搭桥那些啰唆事。
大帐汗国的蒙古军队显然是退化了,作为一个草原游牧民族,居然开始怕冷了。粮草匮乏,冬衣单薄,阿合马汗有点坚持不住了,他的盟友立陶宛呢?人家不是忙着对付克里木汗国吗,而且此时他们国内也乱着呢。

说起来,这场终结了240年屈辱历史的大战,双方隔着河看了几个月,根本就没正式打起来,这次终于痛下决心放手大干一场。
阿合马汗被打得落荒而逃,可怜的是,回家后,阿合马汗遭遇西伯利亚汗国的攻击,被杀。
几年后,大帐汗国被克里木汗国所灭,罗斯终于彻底获得了独立,对整个欧洲来说,它就是个三流的落后国家。
不过好在这些都是可以慢慢赶上的,就是赶不上,还可以抢啊,罗斯被蒙古人训练过了,知道生存第一要事就是:扩张!而蒙古人打仗的本事只要学到三成,就够笑傲江湖了。以后来的战绩看,有罗斯这个徒弟,蒙古人不知道是该自豪还是该痛哭!

写到最后经过蒙古240年的统治,对俄罗斯历史的影响,所有历史书一边倒,几乎都说,这240年,就是倒退和破坏。蒙古帝国在人类所有的扩张征伐中,是幅度最大的,也是破坏最大的。不过,俄罗斯人对蒙古人值得感激的是:蒙古人从元朝给俄罗斯人带来了中央集权这个东西,改良了他们的体制。因为蒙古的切断,西方刚刚萌芽的民主也没有渠道传到俄国,当俄国成为一个极端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后,其管理手法怎么看都有华夏民族的烙印,也正是这种高度集中的权力统治,伴随着莫斯科公国这么一个城堡大的国家一步步成为地球上最大的国家!
参考文献:《蒙古对俄罗斯的统治及其影响》、《蒙古帝国》
爱情2022-06-21 01:15:09
准确来说,240年的时间。
公元882年,维京人在基辅建立了基辅罗斯,手下的马仔都是东斯拉夫人。这是东斯拉夫族群首次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
也就是说,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的发源地,其实都在基辅。他们都是东斯拉夫族群的人。
基辅罗斯这个国家,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大搞分封制。手里有个几百号人,就敢占山为王。那架势简直就是:遍地是大王,短暂又辉煌。
11世纪的时候,基辅罗斯已经陷入了诸侯混战的局面。表面上还是统一的国家,实际上已经开始四分五裂。
其中有一部分东斯拉夫人,跑到了弗拉基米尔附近,建立了弗拉基米尔大公国。公元1169年,弗拉基米尔大公攻陷基辅,赶跑了当时的基辅大公。自此弗拉基米尔大公国,基本取代了基辅罗斯公国的地位,成为了东斯拉夫族群的老大。
公元1212年,弗拉基米尔大公弗谢沃洛德死后,该公国又被大公的子孙们,分成了十几个小国家,其中就有莫斯科公国。
莫斯科公国,顾名思义,就是围绕莫斯科城建立起来的一个公国。最初他们只是弗拉基米尔大公国中非常不起眼的一个,那么是什么使得莫斯科公国崛起,逐渐成为东斯拉夫族群的老大的呢?这就要问问蒙古人了。
一、莫斯科大公,从1240年开始,专门给蒙古金帐汗国收税。13世纪初期,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开始进行西征。他领导的第一次西征,打下了西辽和花剌子模。蒙古军队一路打到了黑海东岸。
到了1235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带领蒙古大军进行了第二次西征。这次西征打得就更远了,一路拿下了俄罗斯、乌克兰、波兰、匈牙利等国的地盘。
公元1240年,拔都在这里建立了金帐汗国,又称钦察汗国。很显然,基辅罗斯已经被拔都给灭了。
所谓的弗拉基米尔大公国,在蒙古人入侵前,就是个假把式了。如今更是成了一个虚头巴脑的称呼。
不过弗拉基米尔大公国旗下的莫斯科公国,却非常想要这个虚头巴脑的称呼,为此他们卖力地为蒙古人干活。
公元1328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一世,终于靠自己的勤劳工作,获得了弗拉基米尔大公的称号,也使得莫斯科公国,成为了弗拉基米尔大公国境内最强大的力量。
那么问题来了,莫斯科公国是帮蒙古人干什么的呢?其实主要就是帮着蒙古人在弗拉基米尔大公国内收税的!我们可以称之为带路党。如果不做带路党,收税如此重要的工作,蒙古人是不可能交给莫斯科公国来做的。
不是历史就是这么残酷,有时候带路党偏偏取得了胜利,后来还成功给自己洗白了。 莫斯科大公负责收税,随便揩点油,就够自己享受得了。因此莫斯科公国很快富裕了起来。
很显然,如果不是蒙古人来了,莫斯科公国想要这么快成为整个基辅罗斯地区最强大的公国,恐怕还遥遥无期呢!
值得一提的是,蒙古人不太会发“R”音,所以就在“罗斯(ROSS)”前面加了个“O”,这么一来,罗斯诸国,就变成了俄罗斯了。
二、1480年,莫斯科公国脱离金帐汗国的管辖。莫斯科公国从伊凡一世开始,就从税收里克扣了一部分给自己当私房钱。时间长了以后,莫斯科公国就富得流油了!
金帐汗国也是个分封制的国家,万户及其以上的将领,都有资格拉山头自立为一方诸侯。这么一来,金帐汗国很快就乱了,出现了诸侯林立的状态。
14世纪末,金帐汗国就不太行了。这个时候花剌子模、保加尔等逐渐从金帐汗国中分裂出去,与此同时,中亚的帖木儿汗国崛起,占领了大片金帐汗国在中亚的地盘。
15世纪来临以后,金帐汗国就更加不给力了,相继分裂出了西伯利亚汗国、喀山汗国、克里米亚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等。
这么个分法,金帐汗国压根就扛不住啊。因此金帐汗国也变成了大帐汗国,表面上是其他诸侯的老大,实际上和其他诸侯没啥区别,甚至实力还比不上人家。
公元1472年,大帐汗国终于和莫斯科公国爆发了战争。这一战是决定朝廷与地方从属关系的大战。不过很可惜,大帐汗国战败了!
与此同时,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在这一年迎娶了拜占庭帝国的末代公主索菲娅为妻,正式宣布莫斯科公国成为拜占庭帝国的继承人,自称“第三罗马”。
大帐汗国的大汗阿合马差点没气昏过去,于1480年立马又组织了一次对莫斯科公国的进攻。结果由于立陶宛大公放了他的鸽子,导致阿合马撤军的时候,被诺盖人给杀了。
这事儿标志着金帐汗国彻底失去了对莫斯科公国的控制,同时也标志着,蒙古人对俄罗斯人的统治正式结束了。
从1240年开始,一直到1480年结束,蒙古人实际统治了俄罗斯人差不多有240年左右的时间。
三、1547年,莫斯科公国转变为沙俄,逐渐取代金帐汗国的地位。很显然,到了15世纪末期,金帐汗国打了几场大败仗以后,已经完全不行了。这个时候只需要稍微一用力,金帐汗国就没了。
这都不需要莫斯科公国出手了,公元1502年,克里米亚汗国将金帐汗国的末代大汗塞克和阿里击败,自此金帐汗国宣告灭亡。
金帐汗国在罗斯地区的统治时间,准确来说,是1240年到1502年,长达262年。这对蒙古人来说,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与此同时,金帐汗国的故地上,有两个诸侯非常强大,一个是莫斯科公国,还有一个则是克里米亚汗国。
克里米亚汗国是蒙古人的后裔建立的汗国,战斗力强悍,而且背后还有奥斯曼帝国撑腰,堪称罗斯小霸王。
莫斯科公国此时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公元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自此莫斯科公国,就转变成了沙皇俄国。
这一期间,金帐汗国昔日在罗斯地区的领土,几乎都被沙皇俄国给占领了。所以说,沙俄取代了金帐汗国的地位,一点儿也不夸张。
总结:蒙古人对沙俄的威胁,又延续了200多年。别以为金帐汗国垮台了,蒙古人对罗斯地区的影响力就没有了。刚才提到的克里米亚汗国,就是蒙古人建立的汗国。这个汗国里的鞑靼士兵战斗力爆表,因此一直是沙俄最头疼的敌人。
而且克里米亚汗国,长期从奥斯曼帝国那儿得到先进的火器,这也使得他们在罗斯地区的战争中,总是获胜。
公元1572年,克里米亚汗国曾经攻克了莫斯科。17世纪左右,沙俄为了抵挡克里米亚汗国的进攻,甚至为他们修筑了一条克里米亚长城。
一直到1783年,沙俄才正式灭掉了克里米亚汗国,将克里米亚半岛纳入了自己的统辖范围。与此同时,为了防止当地鞑靼人闹事,沙俄将这帮鞑靼人全部运到了西伯利亚挖矿去了。这地方则转移了一大批俄国人前来居住,自此,蒙古人对罗斯地区的影响这才彻底终结。
柠檬tang2022-06-21 01:15:09
有据可查的是240年,从1240年到1480年;实际上更长。
从1240年开始,到1380年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在库里科沃第一次打败了蒙古人,是第一阶段,为前140年;这时的俄罗斯,仍在蒙古人的掌控之中。
从1380年到1480年,蒙古人对俄罗斯的统治不断地被削弱,1480年,蒙古大将阿合马联络立陶宛大公一起进攻莫斯科公国,但立陶宛大公没有出兵援助,致使阿合马不得不撤退。
莫斯科大公国伊凡三世立刻宣布: 自己和所有的罗斯都不再效忠蒙古可汗。所以,就把这一年当作俄罗斯人脱离蒙古人统治的年份,但蒙古人建立的“金帐汗国”仍在。
俄罗斯完全彻底摆脱蒙古人,应该是1783年,那一年,“克里米亚汗国”被俄罗斯吞并。
一、蒙古人是怎样不断扩张的蒙古帝国不是一般的猛,他们向西欧曾经打到现在的维也纳附近,吓得欧洲各色人等到处逃亡;向中东打到现在的加沙地带;向南打到婆罗洲;向东把朝鲜兼并了,搞了个蒙韩合并。要不是海上风大,小本子就被他们踏平了。
蒙古族是生活在我们北方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从历史上一路走来,也是血泪连连,据说最可怜的时候,蒙古部落被别的部落杀得只剩下两男两女,这两对人跑到一个水草丰美、地势险峻、名叫“额尔古纳”的地方休养生息,逐渐开枝散叶。所以,直到现在,蒙古人都非常崇敬“额尔古纳河”,说这里是他们民族的发祥地。
随着人口不断增加,蒙古人分成很多部落,各部落之间也相互攻伐,抢夺牧场、牲畜和奴隶,各部落首领叫“汗”。1206年,蒙古部落的乞颜部首领孛儿只斤·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于是他就成为蒙古最大的“汗”,号称“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后,在内部打破以前各部落的隔阂,实行军政合一的“千户制”,最基本的单位是“十户”,然后百户、千户,到“千户”就是一个比较有规模的行政区域;再往上就是万户,十个万户组成一“旗”,到现在蒙古族还用“旗”这个行政架构;十旗为一“路”,十路为一“州”,十州作“一国”。
大蒙古国建立后,成吉思汗就不断派军队向外扩张。1218年,他派大将哲别灭了西辽,次年,他亲自率领20万大军西征,灭掉中亚强国花剌子模;1220年,成吉思汗派大将哲别和速不台一路向西,越过高加索山脉,横扫东欧草原;1226年,成吉思汗南下灭掉西夏,他自己也于1227年病逝于现在的甘肃六盘山。
成吉思汗有六个儿子,分别为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兀鲁赤和阔列坚;兀鲁赤早夭,阔列坚年轻时死于征战。蒙古族的继承制度是“幼子守灶”,就是“最小的儿子继承父亲所有财产和社会地位,其他的儿子自立门户”。
所以成吉思汗死后,很多人拥立成吉思汗的小儿子拖雷为“大汗”;这时,成吉思汗大儿子术赤在镇守中亚,老二察合台则全力支持窝阔台,拖雷没办法也只好支持窝阔台。所以,1229年,窝阔台继位为新任大汗。
窝阔台即位后,向外扩张得更凶,1229年派3万蒙古骑兵远征波斯,直接打到小亚细亚中部;1232年,征服高丽,让朝鲜半岛成为蒙古的殖民地;1234年破蔡州城,灭金朝。
1235年,窝阔台命术赤的次子拔都为统帅,老将速不台为前锋,率蒙古精锐再次西征,占领莫斯科、基辅,蒙古铁骑直达维也纳近郊。
窝阔台是个复杂的人,他既能干,又大方,还很会用人;但他也残暴,多疑,酒色无度。他在灭掉金国以后,就不再亲自征战,而是派子侄、大将出征;为了位置的稳固,他毒死弟弟拖雷,然后纵情享乐,终于在1241年,酒后中风死去。
窝阔台死后,大蒙古国就乱了,因为能继位的都在外面征战,窝阔台宠爱的妃子 乃木真临时称制;这个 乃木真一上台,大肆排除异己,换掉以前的老人,重用自己的心腹;1246年病死后,她才让自己的儿子 贵由亲政,继位汗位。
贵由继位,在俄罗斯各地征伐的成吉思汗的长子长孙 拔都非常不服气,他连推举“大汗”的大会都不参加,明显看不起贵由;1247年秋,贵由也要西征,其实他是想去讨伐拔都;1248年春,贵由带着军队往西走,刚到新疆就死了。
贵由死后,成吉思汗的后代中能力最强、地位最高的就是拔都,他不愿做大汗,而是推举拖雷的长子蒙哥为大汗;拖雷有八个儿子,大儿子蒙哥当了大汗,但请记住,他还有个叫“忽必烈”的四子。
1258年,蒙哥分三路大举进攻南宋,他的计划是安定南方后,就带军队横扫欧洲,成就比前面所有大汗都厉害的伟业。没想到的是,他亲自率领的几十万大军在四川重庆的钓鱼城遭到宋朝军队顽强的抵抗,蒙哥本人还在钓鱼城作战负伤死了,他的弟弟忽必烈继位成为大汗。
这场“钓鱼城攻守战”居然打了39年,蒙古大军动弹不得,大举进攻欧洲的计划也泡汤了。要不是钓鱼城,蒙古人早就实现了“ 多瑙河边那达慕,卑斯山下放牛羊”的目标了,现在哪里有那么多小国。
忽必烈之后,蒙古国内部不断分裂、内讧,1402年,他们的政权“元”朝彻底灭亡。而西征的拔都,在窝阔台时期就在自己创建的“金帐汗国”做大汗,一切都是独立的,基本不受蒙古国的制约,仅仅在礼节上派些罗斯的贵族们去拜见东方大汗,满足一些大汗们的虚荣。
元人绘忽必烈像
二、那压在俄罗斯人头上的“金帐汗国”金帐汗国,又叫“钦察汗国”,是大蒙古国的四大汗国之一;它建立早期只是亚州西部一点大的地方,随着西征,越来越大,到1243年西征结束时,金帐汗国变得巨大无比:东起额尔吉斯河,西到白俄罗斯、立陶宛一带,南到里海、黑海,北到北极圈。
这么大的范围,人种复杂,蒙古人主要以军队为主,肯定是管不过来的,拔都以蒙古人的“千户制”建立行政管理,让自己的兄弟、子侄建立藩国,比如白帐汗国、青帐汗国等。
金帐汗国在拔都时候还在不断分裂,许多的蒙古贵族家族控制的小汗国从金帐汗国分裂出去,比如西伯利亚汗国、喀山汗国、克里木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等。这些小汗国一开始还作为金帐汗国的藩国存在,但逐渐地也就与金帐汗国渐行渐远。
蒙古帝国疆域
三、蒙古人管理俄罗斯人的招数:打到你怕、管到你服;以俄治俄、时时敲打;认清大小、按时纳贡1、打服
蒙古骑兵虽然剽悍,但人数毕竟少,所以,他们征服俄罗斯各公国,唯一的招数就是“打怕你、打服你”。1237年,征服梁赞公国时,因为这里的抵抗比较激烈,打下以后,蒙古人直接屠城,现存的《拔都毁灭梁赞纪实》里这样记载:
他们摧毁了上帝的教堂,他们在圣坛里倒入大量的鲜血。全城无人幸免于难:所有人都一样地死去,同饮一杯死亡的酒浆。无人呻吟,无人痛哭:无论是父母对子女,还是子女对父母;无论是兄弟对兄弟,还是亲戚对亲戚。所有的人都死了。所有这些都是因为我们的罪孽才发生的。
1239年,很简单就攻打下莫斯科,接着在1240年,攻打基辅罗斯的中心基辅,受到了强烈的抵抗,而罗斯各公国并不团结;蒙古人攻下基辅后,直接荡平这里,杀光所有人,沟渠里的血像小何一样,蒙古人把基辅大公瓦西里按在血河里淹死;基辅则被一把火烧光。这之后,俄罗斯人不抵抗了,蒙古骑兵在宽阔的大地上走马圈地。
2、治顺
蒙古人的进攻吓坏了俄罗斯人,他们失去了抵抗的意志,他们写到:入侵我们的是一个未知的民族,只有上帝知道他们是谁或者从哪里来,只有上帝或智者可能在典籍中了解一二。
而这个他们不知道的民族显然很有头脑,他们建立了很有效的统治。他们都是连年作战的军人,根本没有经验和心思管理,对于不服从的贵族、大公,他们毫不留情地杀掉,而贵族的妻女们,则毫不例外地成为奴隶。
服从的贵族,则保留了他们的领地,但是他们只能是金帐汗国的附属国;大公们得到大汗的准许才能即位,要向金帐汗国交税和服兵役;向汗国军队提供他们需要的服务。
所有纠纷的最后裁判权在汗国手里,他们最后的判决方式一般都是杀头、体罚和没收一切;所以,有纠纷内部解决就好,不要闹到汗国那里。
3、时时敲打
金帐汗国不定时派人到那些归顺的罗斯公国去巡视,这对公国的贵族来说是不得了的事。大公们对巡视的蒙古人俯首帖耳,唯命是从;公国里的大主教彻夜不眠,等待巡视人员的问话。
晚上,贵族们在家里准备好最好的房间、最美味的食品、最美丽的女子。如果蒙古人点名谁家的妻女,那个贵族要笑着办好。大公们继位时,要到大汗那里朝拜,在大汗面前发誓:
尊上,我全能的皇帝,如果我对您有任何的忤逆,请您定夺我的生死。不管您作何选择,我都欣然接受。我的陛下与主人,我不需要任何的头衔,只是想得到您的保护和授权,为您所驱使。
如果这个大公“幸运”,得到蒙古朝廷的召见,那么他要立刻动身,从公国到遥远的亚洲草原,爬山涉水穿沙漠,来回要四年的时间;即使到了朝廷,他要吻遍可汗的马镫、舔光可汗酒杯里的剩酒,才算完成仪式。
可怜的苏兹达尔的第三任大公雅罗斯拉夫二世在继任公国时,就这么幸运地受到邀请,他完成了所有的程序,死在回来的路上。经过这样的敲打,已经没有哪个公国有反抗的意图,按时保质保量地纳贡当然是自觉行为。
蒙古人的汗国统治得很轻松,也很快乐,他们基本都是男性,所以在这里留下自己的基因也是毫不奇怪的事。现在,俄罗斯人都不提这段历史,这是他们心里的痛,也是阴影。
四、1480年,伊凡三世宣布:不再效忠可汗1462年,伊凡·瓦西里耶维奇成为莫斯科大公,即有名的“伊凡三世”,而蒙古人的金帐汗国因为内乱,已经分裂成许多的小国。
伊凡三世在位时,娶了拜占庭末代公主索菲亚为妻,算是继承了罗马帝国的余脉,他还统一了周边几个小的公国,成为一个非常独立的“莫斯科大公国”。
1476年,已经分裂成很多小国的金帐汗国日子也不好过,他们发现莫斯科大公国已经很久没有上贡了,于是就派出使臣到莫斯科去索要贡赋,虽然莫斯科大公国实际上已经完全独立,但在名义上,它还是金帐汗国的藩属。
伊凡三世对金帐汗国一点也没有好感,因为金帐汗国已经衰败,它为了维持自己的地位,利用自己手里的任命权,挑拨公国之间内斗,搞得公国继位混乱不堪,每一次都要流血打仗,他自己继位也是一波三折。
自从娶了拜占庭末代公主索菲娅后,伊凡三世可以算是“罗马第三帝国皇帝”了,他还吞并了一些小国,又花钱疏通了克里米亚汗国的贵族,与克里米亚汗国、诺盖汗国和西伯利亚汗国结成联盟。所以,面对金帐汗国使臣,伊凡三世一口回绝了缴纳贡赋的要求。
金帐汗国使臣以前在罗斯公国里,可是太上皇一样的存在,哪里受得了这个,当场和伊凡三世争吵起来。伊凡三世也不含糊,立刻下令,把这个特使砍头了。
这相当于打脸金帐汗国,金帐汗国的阿合马汗马上联系和莫斯科大公国关系紧张的立陶宛大公国,双方结成联盟,同时出兵攻打莫斯科。
1480年9月,阿合马汗带着军队来到莫斯科外的奥卡河南岸,看到河对岸的莫斯科公国的军队严阵以待,阿合马汗决定等立陶宛大公国军队到来后一起进攻;
结果,等到11月,奥卡河上的冰都能跑马了立陶宛援军还没来。阿合马汗不敢贸然进攻,只好撤回军队,结束了这场史称"乌格拉河对峙"的丢人的战役。
阿合马汗撤退后,伊凡三世立刻宣布:从今以后,我和罗斯所有公国,不再效忠可汗,也绝不再向金帐汗国缴纳任何税赋。
一般的,都把这一年作为俄罗斯摆脱蒙古人统治的时间。但实际上,俄罗斯很多国土还在蒙古人建立的小公国的统治之下。
五、最后的汗国是“克里米亚汗国”1533年,继位莫斯科公国的是伊凡四世,他就是令人恐怖的“伊凡雷帝”,1552年10月,伊凡雷帝亲自带着军队打下喀山城,随后杀光城里的男性,掳走所有妇女和儿童当奴隶,喀山汗国殁。接着,伊凡雷帝再接再厉,于1556年吞并阿斯特拉罕汗国。
最后一个成吉思汗汗国克里米亚汗国直到叶卡捷琳娜二世时还存在,不过这时他们已经归顺俄国。1783年,克里米亚汗国贵族造反,大汗沙希因向俄国求助。
叶卡捷琳娜大帝派大将波特金率7万军队来平叛;叛是平了,波特金顺便把倒霉的末代大汗沙希因赶到奥斯曼帝国,结果毫不意外地掉了脑袋。
最后一个汗国克里米亚汗国殁,时间是1783年。这才是蒙古人真正离开俄罗斯的时间,虽然后面的汗国已经不比从前,但他们都是成吉思汗建立的,大汗们身上都流着成吉思汗的血脉。
cuiwanyue2022-06-21 01:15:09
俄罗斯史学家们会在心里说,蒙古人哪里是统治我们啊?那二百三十多年,分明是保护。没有蒙古人,哪有今天俄罗斯这么团结的战斗民族啊?
怎么回事儿呢?
俄罗斯和蒙古人的渊源,始于拔都的西征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蒙古人第一次到达俄罗斯地区(那时候的俄罗斯地区,还是各个分散的公国),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挂帅,大将速不台协助,在1237年率大军西征。
(图| 拔都西征的路线)
拔都大军先来到了里海北端,击杀了伏尔加河的保加利亚人。而后,横扫阿里赞公国,打垮苏兹达尔军队,又焚毁了莫斯科,围攻弗拉基米尔——俄罗斯当时的最强大城市,将罗斯托夫及其公国附近大部分村镇夷为平地。
最后,在前往诺夫哥罗德(留里克王朝的第一个都城)时,蒙古铁骑因为茂密的森林与涨水的河流受阻,不得不掉头南下。在1240年秋,兵临基辅城下,将这座当时东欧平原上最繁华的城市,烧杀劫掠成为一座只有二百多户的死城。
而后,拔都率领大军继续向西南方向进军,又灭亡了很多公国,开始展开对波兰和匈牙利的攻击。
要不是蒙古大汗窝阔台在1941年突然病逝,西征大军不得不班师返回蒙古大本营参与决定继承人的忽里台大会(黄金家族的三代精英都在西征大军内,术赤家的斡儿答、拔都,察合台家的拜答儿,窝阔台家的贵由、合丹,托雷家的蒙哥),估计他们得一直打到莱茵河。
这跟俄罗斯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拔都在撤军后,并没有回到蒙古本土。因为在窝阔台死后,由于没来得及立继承人,皇后乃马真·脱列哥那便趁机摄政。乃马真皇后是贵由的生母,他掌权后肯定穷尽一切办法给贵由铺路。拔都一向看不惯贵由的做派,所以在西征过程中,他跟贵由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只跟自己的堂弟蒙哥(拔都的母亲和蒙哥的母亲还是亲姐妹)走得近。
就这样,拔都在伏尔加河下游靠近里海的(伏尔加格勒附近)地方,营建起毡帐群的大本营——史称“萨莱城”。从此,东起阿尔泰山脉、西至多瑙河河口的这一片广阔地域,就成了术赤家族的领地——后来史称金账汗国,又称钦察汗国。
拔都建立金账汗国时,俄罗斯地区的大公国基本都已经被蒙古人灭掉了,剩下的只是些分散在各地的中小规模势力的掌权者。这些罗斯人虽然五大三粗,但他们面对的却是全民皆兵,不到一天就能集结数万灵活机动的游牧战士,而且他们又缺乏统一协作的组织,所以也只能对金账汗表示臣服。
就这样,俄罗斯开启了他们近240年“鞑靼桎梏”的历史。
蒙古人真的“桎梏”了他们吗?俄罗斯人自古以来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说是蒙古人给俄罗斯带来毁灭性的打击,野蛮的蒙古人吸光了俄罗斯的血肉。
这样的说法,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这给人的感觉,就像是蒙古人处心积虑的去抢夺俄罗斯地区各个公国的财富一样。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显然不是。拔都的西征大军在俄罗斯诸公国秋风扫落叶一般的军事行动,就可以说明一切。
当时俄罗斯地区的各个公国如果真的是繁荣昌盛,面对蒙古人的进攻,还会如此地不堪一击吗?
弗拉基米尔城是当时的罗斯公国中最强大城市,蒙古人也只用了五天时间就拿下了。熟悉蒙古帝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蒙古先后在东亚与金、西夏、南宋作战,在中亚又与阿拉伯人、波斯人作战,早就已将东西方的军事技术融会贯通,尤其是在攻城方面,他们有一套独特的作战方法,甚至还训练了专门的攻城部队。
如果当时的俄罗斯城市那么难以攻打,他们一定会带攻城用的重装备,比如回回炮、投石车。
然而,蒙古人在俄罗斯地区的作战,根本就没有带这些装备,完全是骑兵扫荡式的攻击。
事实上,除了基辅、弗拉基米尔、诺夫哥罗德等少数几个城市,俄罗斯的所谓城市基本上由土墙和木寨形成的粗糙构造,对蒙古人来说,也根本用不着带什么投石车,放一把火就能搞定。
对于当时的蒙古人来说,俄罗斯地区不但寒冷,土地也贫瘠、地广人稀的俄罗斯地区对他们而言并不具有多大魅力。他们看重的是周边的钦察草原、唐兀、维吾尔斯坦、呼罗珊、伊朗等地,这些地区不但有草场,更是欧亚大陆上千年来的重要商路,聚集着大量的财富。
所以,蒙古人对俄罗斯地区的入侵,很明显是为了对中亚钦察草原等地的军事行动扫除后顾之忧,不是贪图他们的财富。
所以,拔都大军扫平俄罗斯地区后,并没有在这里停留,而是调转马头向南,进入钦察草原。此后,两年多时间都没有再犯俄罗斯。
金账汗国建立后,蒙古人也没有在俄罗斯地区建立行政机构,更没有驻军,只是设立了设立了达鲁花赤制度(所谓的“达鲁花赤”就是汉语所说的征税官,突厥语中的巴思哈(basqaq)),向各个公国象征性地收些保护费,实施间接统治。
对于俄罗斯各个公国而言,蒙古人没有插手他们如何治理公国,更不管他们的宗教信仰,就从他们那拿些保护费。
当然,有人会说,蒙古人收钱了啊,就是压榨俄罗斯。
是的,从道义的角度,这一点确实不可否认。但是,相比于蒙古人收的税,俄罗斯的各个公国从蒙古人那得到的好处其实更多。
熟悉俄罗斯历史的人应该知道,自从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宣布东正教为基辅罗斯(俄罗斯的历史是从基辅罗斯开始的,这也是为何普京说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是兄弟)国教之后,基辅罗斯就与西边的波兰、立陶宛、匈牙利这些信仰天主教的斯拉夫兄弟成为了仇敌。
另外,俄罗斯地区那时候就相当于咱们的战国时期,各个公国也是纷争不断,因此,俄罗斯地区人民的生活一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然而,当各个公国都臣服于蒙古人建的金账汗国后,西面的天主教国家就不敢进攻俄罗斯地区了,境内的“内战”也基本绝迹了。
不仅如此,蒙古人后来从东亚到西亚,建立了四个汗国,垄断了欧亚大陆的商业贸易。在蒙古人统治的中后期,俄罗斯人在蒙古人贯穿东西南北的交通网络、四通发达的通商体系中得到的恩惠,那可是之前从来没有的。
就这样,俄罗斯地区的各个公国开始发展、壮大。各个公国的大公,为了得到蒙古人的青睐,便经常往钦察草原上跑。
最终,莫斯科大公,伊凡一世卡利塔(1325—1340年在位)脱颖而出,不知道他用了什么手段,在萨莱的金账汗那里,获得了向其他公国征集税赋的权力,如愿获得弗拉基米尔大公之位。
弗拉基米尔大公,其实是一个头衔,可以理解为我们春秋时期的霸主,可以号令群雄。除此之外,它还多了一层宗教色彩。
具体怎么回事儿呢?
那是因为,在公元988年,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宣布基辅罗斯皈依东正教,拜占庭的东正教就在基辅开枝散叶,基辅就成为了罗斯地区的政治中心与宗教中心,教会的大主教通过基辅大公任命,所以,基辅罗斯也就实现了政教合一。
后来,在公元1169年罗斯托夫-苏兹达尔公国的大公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攻占并洗劫了“罗斯之母”基辅,赶走了当时的基辅大公姆斯季斯拉夫二世·伊贾斯拉维奇,并自立为基辅大公,将东正教会迁到了——弗拉基米尔城(他的首府)。
就这样,弗拉基米尔就取代了基辅,成为罗斯的政治和宗教中心。自然,弗拉基米尔大公头衔,也就取代了基辅大公,成为了罗斯公国的领袖。
伊凡一世取得弗拉基米尔大公的头衔后,又将教区主教从弗拉基米尔迁到了莫斯科。而后,他开始吞并周围的小公国,在罗斯地区初步地实现了宗教权威与世俗权力的结合,实力越来越强。
到了伊凡三世时,莫斯科公国已经基本掌握了俄罗斯地区宗教和世俗的权力,就不想再继续向蒙古人交税,不想看蒙古人的眼色了。
所以,当伊凡三世正式停止向蒙古人纳贡后,金帐汗国的阿黑麻汗马上亲率大军来征讨。
公元1480年,伊凡三世率军与金帐汗国的阿黑麻汗在乌格拉河畔对峙,史称“乌格拉河对峙事件”。
最终,阿黑麻汗由于自己的补给线过长,以及看到了伊凡三世反抗的决心,不得不选择撤军。
乌格拉河畔对峙的胜利,标志着俄罗斯彻底摆脱了蒙古人的统治,坚定了俄罗斯人反抗压迫的信心。
所以你看,虽然俄罗斯向蒙古人纳贡,但从客观上来说,他们也完全是在蒙古人所谓的“桎梏”下发展起来的。
我们并不否认,蒙古人最初的入侵对,确实对俄罗斯的历史有负面的影响,比如使得城市人口锐减,手工业生产受到影响而导致经济与文化的衰退。
然而,将蒙古描述成“拖后”俄罗斯的罪魁祸首,对于真实的历史而言,显然是有失公允。没有蒙古人,俄罗斯的各个公国能否抵抗西面的天主教骑士兵团?没有蒙古人,俄罗斯的各个公国能够结束内战,实现统一?没有蒙古人,俄罗斯各个公国的民众,去哪里去找一段自己被“桎梏”、压迫的共同记忆?又如何去构建俄罗斯这个民族?
俄罗斯的历史起步比较晚,后来,东正教与沙皇名义创作的史料成为了主流。或许,只有将蒙古人描述成榨取俄罗斯血肉的恶魔,沙皇、大主教们,才能成将俄罗斯从恐怖的灾难中拯救出来的神圣英雄。
END
本文为达文有话说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