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越多人越傻(为什么有些人读书读多了反而冷漠)

哈哈,头条没有邀请我,但我还是忍不住要回答一番。

首先,楼主的问题很有意思,网文看的多人会变傻?

楼主在提问的时候,肯定是不知道什么是网文的,或者不了解网文,首先,网文的数量很多,网文的质量也良莠不齐,但这不代表网文中没有好书!

现在电视上播放的电视剧大都由小说改编,也就是楼主口中的让人变傻的网文,比如《择天记》,比如《悟空传》,比如《雪中悍刀行》,你能说这些被“大家”称赞的网文是垃圾吗?看这种文会变傻的话,那么金庸也不要看了,古龙也不要看了,冰心也不要看了,更不要提琼瑶。

所以,楼主的问题应该改一下,变成“为什么看垃圾网文会变傻?”

再说说这个问题,如果你看的全是垃圾网文,一本接一本。那么你要考虑的就不是你以后得智商,而是你现在的智商了。

网文是一种新兴文学,但网文并不是垃圾文学,随着中国版权意识的加强,网文产业会越来越大,网文质量也会越来越好。

一个人做一件傻事很正常,但当你一直不停地做,没有丝毫的改进而且还要顺便责怪一下自己做的事真踏马傻,那么,你确实很傻。

为什么有些人读书读多了反而冷漠

大概因为手机里的各种比搞人际关系快乐多了

为什么我书读得越多越觉得痛苦

傻子活得最不痛苦。明白了这里面的道理,就明白了“为什么书读得越多,越觉得痛苦”

这个世界上,糊里糊涂的人没有痛苦,你听到过猪说它痛苦吗,没有。有人说了“子非猪,焉知猪不痛苦”?问得有理,但你去看猪们那一张张充满脸幸福的脸,能找到痛苦吗

比糊里糊涂的人更幸福的是傻子,但凡傻子,都有一张常态的笑脸,他傻,他就没有忧愁,这我懂,但我不知道傻子的笑点为什么那么低,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知足”为什么能“常乐”呢

傻子是幸福的,不傻是痛苦的,读点书就更痛苦了,越读痛苦越多,这条路线图是没有问题的,是读书人的必由之路,没脑没痛苦,有脑不用也不痛苦,读书就是用脑,越读越痛苦。这个逻辑也没有问题

问题是我藏下了最重要的一句话,我只给你展示了过程,没有给你展示终点

读书,必定会有一个越读越痛苦的过程,都是读书又是一个摆脱痛苦的方法

读书越多,困惑越多,这是读书痛苦的原因,当你哪天真把书读明白了,所有的困惑就消失了,这个时候你跟傻子一样没有了困惑,你就读出了幸福,你的幸福跟傻子的幸福唯一的区别是,你经历千辛万苦终于明白了,傻子根本就不需要明白,从这个角度说,傻子赚大了

读书多了会不会把人读傻

读书多是一个人的姓名,因为“读”字是姓,与实际读书多少没有关系,如果读书多这个人真是傻,则证明这个人少读书或没有读书。

cve3400512022-05-24 21:17:51

因为现在的人读书越来越多,学杂费越来越多,还有乱收费。这样,有的毕业出来的人就觉得有一种对家庭的负罪感,故就发誓要多挣钱,甚至到了不择手段地去挣钱。这样的人只认得钱,能不对社会和他人冷漠?为了抑止这种现象,就先从坚决打击乱收费开始。

下大大大2022-05-24 21:17:51

为什么我书读得越多,越觉得痛苦?

正常情况应该是,读书越多,知道的知识理论越多,转化为的技能特长越多,价值感就强,人就有希望,感觉快乐才对。

如果感觉读书越多越痛苦,最大的可能是,就是强行抑制住自己,或者外界压力,没有兴趣的死记硬背,我国自古就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说法,也提倡头悬梁最刺骨的刻苦精神,但是书呆子是我国特有的词汇,就是只会背书,不会应用,实际能力很差。并且历史涌现出很多想孔乙己这样的书呆子,读书多年,把自己饿死。

我觉得这样的结果,主要是没有方向,只是被动的死记,而不能把知识内化成自己的,好像知道的很多,但只是一知半解,到时不能应用出来。《明朝那些事儿》的做着当年明月,并没有专业的历史,但对历史有兴趣,把了解的有关知识,大脑加工,成为自己的理论体系。郭德纲学历很低,但喜欢看书,并能融会贯通,感觉非常博学,就是有知识吸收以后的加工过程。

感觉读书很多很痛苦,就是只是背记,没有加工,这种学习是负担。

蜥蝪横着走2022-05-24 21:17:51

读书辛苦是可以理解,但冷漠就是自私自利的思想越来越严重,这是社会分工不平引起的吧,只要国家政策地方收入不相差太远,力求公平公正,中层收入越来越大,慢慢这个现象就会好转。

锅锅在线2022-05-24 21:17:51

孔子有一句话可以回答你的问题。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这是学习的关键用意。假设学习的目的都搞不清,都不理解学它干什么,那学习还有什么意思?相反,如果你天天说自己的知识储备,适应不了飞速发展的形势,又不去补课,那想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学习不思考的人是会变傻的。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的大学教科书,尤其是经济学、金融学基本上都来自西方。如果我们学到了原理不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照搬照抄,只会把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引向歧途。后果不堪设想。前苏联,戈尔巴乔夫就是启用了大量的西方回归学者,才让苏联迅速解体,分裂成了现在的俄罗斯等多个国家。中国也有一些,留洋回归的学者,即所谓的“右翼公知”。表面上他们满腹经纶,实际上就是全盘西化。他们不仅变傻了,而且变成病毒了。

只想不学也不会变聪明。人一生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过程。尤其是现代飞速发展的社会,适应它就得不断的学习。要摈弃“思而不学”,不做只想不学的梦。精准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学习效率会更好。即使你没有上过大学,只要不断的学习,照样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图片来自网络。

V�PVf

锅锅在线2022-05-24 21:17:51

不是读书让你痛苦,而是你有别的烦心事。出去走走,什么也不想去旅游一周,回来从头来过,世上没有迈不过去的坎,保持积极的心态看世界!

piiiig飘2022-05-24 21:17:51

反问几句:“冷漠”的仅仅是读书人吗?喜欢读书的人是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了?你喜欢读书吗?你“冷漠”吗?……
“冷漠”的成因太多,不能从“读书”去说。受秋风和西北利亚的寒流影响,不“冷漠”那就怪了。
因此,这个世界需要春天般的温暖,需要夏天般的火热;需要人人献出一片爱,需要人人献出赤心一颗……。
倒地的老人没人抚了,遇见坏人没人敢说……“冷漠”只会越来越多!
别心寒,六月的雪!这世上还是好人多……

25岁开始了2022-05-24 21:17:51

这才是人心不古!

现在人读书:多?多在哪里?数理化外语有多少是该懂道理的国学?几个字都很少写的对,道理更是狗屁不通,连最基本的仁义礼智信都不理解算什么多?连忠孝=字都当成流言当成屁,不求甚解!

整天想的是急功近利,钻营投机,一切一切围绕孔方兄行事,以其为指南。一点点剽窃到的知识大肄吹嘘,一当成九,八算作十。

以事业其实夸张了,以成功为藉口其实虚伪了!一无实体二旡认可,算哪门子事业?投机钻营尔虞我诈算哪门子成功,玩命地竞争,狠毒地打压算什么仁义?

一切都是自我,哪来的热情?心里本就在算计哪来的温和?只能是表里不一的假视热罢了,有事需求装装温度,这不算冷漠还算思念不成?还算他乡遇故知不成?

没有利益,同学何如,老乡何如?即便尊长,腹内有求可见几分热度,旡事相求还不视同陌路?

不说了,似此时刻浮动的欲望,似此如是艰难厮杀的竞争,严酷的生存状况,艰辛地三座大山的压迫,谁能热情?谁愿以诚相待?马马虎虎,权且应酬呗!

云中漫步01222022-05-24 21:17:51

现在是认钱不认人的社会,一切向钱看,经济至上,经济挂帅,没有人情味,没有亲情友情爱情,当然就越来越冷漠了。,

高富帅87152022-05-24 21:17:51

白岩松说过,读书多不等于有智慧,痛苦多证明你现在缺少生活的智慧,那么什么才是智慧呢?我个人认为,和你无能为力的事情和解,努力上进但不执着于结果,不把自己置身于明知道不可为却偏偏为之的苦恼中,这就是智慧。

生活中我们需要智慧,而读书只能是增长某方面的知识,不能增长智慧。

所以,你需要从其它方面修炼自己。

leonjojo2022-05-24 21:17:51

读书越多,越觉得痛苦,这种感觉我没有。我倒是觉得读书越多,心灵越放松,视野越开阔,思维越清晰,满足感和收获感油然而生。

读书能让人解脱。

在捧着书本阅读时,书中的新奇知识,新的场景,新的感觉,让人沉浸其中,忘记世间里的熙熙攘攘,名利烦恼。

读书能疗伤。

有些人生病了,有些辗转反侧,坐立不安。而读书,打开窗户,悠然见南山,看飞鸟盘旋,看白云悠悠,就会忘记了伤痛,慢慢愈合,低沉的精神就会慢慢好起来。

读书能移情遣意。

人事的纷纷扰扰,想不明白,读一下书就会逐渐悟透原因何在。

心情烦恼了,时间枯燥无味了,读书,将心胸敞开,尽情的吐故纳新,不知不觉,日子就会变得有趣起来。很多喜爱读书的人,即使坐在田埂上,置身牛草棚,也会看得津津有味,而丝毫感觉不到其它不妥。

啰嗦一些,回到提问的话题,我觉得读书越来越痛苦,可能有这些原因:

1.心中有很多的本源问题,希望通过读书来解决,开始的时候,读了一两家之言,有了一定的启发。再读其他人的书时,观点迥然不同,结果越读越无所适从,越来越迷茫。

2.带着某些巨大的责任和压力,对世界和人生的价值意义,一直想弄清楚。书越读越多,却越来越觉得世界的荒谬和虚伪,所以陷入空前绝后的痛苦之中,就像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那种天地悠悠没有同行者的孤独一样,无法解脱。

我有一些粗浅建议:

读书动机性不要太多。想得多,烦恼自然多。

让心灵解除束缚,不要负担太大压力,扛起太多责任。

滑雪者2022-05-24 21:17:51

感谢悟空问答!我做为一个农民工来回答,我个人觉的一个人活在当今社会,没有知识和文化。让人头疼靠力气挣钱是多么艰难和不易,然而只要读书和学习。才能改变自己,那些不爱读书和学习进步的人。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生活中有什么价值呢!

wy552022-05-24 21:17:51

那是因为你不了解,像我们这种读书读的少的人的痛苦,所以你就觉得书读的越多越痛苦,我们这种是有苦都说不出来。

沃尔夫不是金刚2022-05-24 21:17:51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脚下如有神””读书是人类进步的台阶”等等名人名言,说明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的道理:读书能使人聪明,能推动人类和社会进步。当然,不是读死书、死读书。那样,无疑”会读傻”。

shasha26552022-05-24 21:17:51

为什么书读得越多,我感到越痛苦。这种观点一点也不假。我见到许多高学历的人,他们活得并不开心。

他们不像一般的普通学历的人一样。只是个初中生或者高中生。这些人他们没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毕业后走出了校门,又匆匆的进了工厂的大门。他们就这样的工作。满负荷的运转。一个月挣上个5000 ,6000元。

他们已经心满意足了。他们在他们的周围。看准一个心仪的姑娘。就加大马力追求。到手了,结婚了。他们人生的第1个任务就完成了。

至于房子的问题。有能力就在县城里买一套。没能力就在农村里,或在镇上买一套将就将就。

他们因力而行。思想略有保守。不会去操作大的房贷。压得自己一辈子喘不过气来。

他们对生活的期望值不高。满足现状。自我感觉不赖。这些人有一个庞大的集体。南方的工厂到处有他们身影的存在。

  • 这些人他们照样活得潇洒。他们照样活得自在。整天嘻嘻哈哈,悠哉悠哉。他们大脑里没有宏伟的蓝图。我认为他们照样可爱。

高学历的人为什么活得痛苦?原因是他们的思想在作怪。工作他们向往的高大上。

哪有那么多好岗位在等着你。每年成千上万的应届毕业生。投放市场。狼多肉少。哪有那么多肉共他们疯抢。

岗位低的工资少的看不上。好岗位儿,你也无缘分享。我建议你好好的调整自己的思路。权衡一下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

然后找准自己的位置。从零走起,从基层走起。一步一步往上成长。

不可以异想天开。一伸手就可以摘到月亮。是金子不要怕被埋没。时候到了一定会散光。

心态调好了。位置找准了。思想放松了。就不感到那么痛苦了。

谈朋友也是困惑高学历男女的一道难题。因为自己接受了很高很高的教育。他们的交友标准。就定格到与自己的学历相匹配。

原则上是这样的。但是光有学历还不行。还有其他的竞争条件。如人品。能力,长相。薪资。职位。还有房,车。

也不是在选朋友。这纯粹是在选美。你在成千上万的竞争者中。你能排上第几?

情场上的失意。你的精神变得颓废。你很难从痛苦中走出来。你是否产生怀疑?当初该不该取得那么高的学历。

房子,压得年轻人喘不过气。随便拣一套。100万 200万。没有房子谁跟你?你付得起首付吗?即使买到手。还要装修。还要月供。

你能否保证?你一个月能挣多少钱?养家糊口还月供,这一切的一切。让那些高学历的人感到不开心。

难怪他们过得那么痛苦。这处景放给谁的身上也不舒心。还是要面对现实。

人要有野心。我的意见是量力而行。奋斗了努力了,还是不能成行。不如我们还是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疾风掠影2022-05-24 21:17:51

读书的目的,往宏观上说是传承人类文明,往微观上说,是自我三观的塑造与处事、行为模式的构建与改善。而所谓的傻,是别人拿着另一个标准来衡量后下的结论,这就要分析,这个标准,即价值观合适不合适,代表不代表未来趋势,有没有普遍意义,如果都不符合,那就坚持自己,不畏他人目光与评价,坚持真善美,走好自己的路就好了。

windyzjs20192022-05-24 21:17:51

读书读得多,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世间事书中有解释,是冷静不是冷漠,谁对谁错一目了然。

cejourney2022-05-24 21:17:51

文化大革命时期出现过这样一句话:"读书越多越反动"。现在又有新的说法了:"读书越多越冷漠"。这知识又惹谁了,又要为什么人来背锅?难道是我们的教育战线出了问题,培养不出有人情味的人才来?在我的印象中,还是总觉得文化水平越高的人,懂礼貌,知书达理,头脑冷静,有奋发向上的进取心。

猪猪仓2022-05-24 21:17:51

律师观点:那取决于你读的是什么书?会不会读书?如果会正确的读书,坚持读好书,是不可能出现把人读“傻”的事情。

其实,读书是一个技术活,很多人以为只要读书就是好事,不挑剔书的种类和内容,那其实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如果没有选对书,确实有可能会把人给读“傻”。

举例来说:网络上有一大堆修仙的小说,如果你坚持每天读一部修仙的小说,一年读完300多部,相信你都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修仙了!

再如:有的人很喜欢读成功学、心灵鸡汤类的书籍,这样的书看多了就很容易产生错误的世界观,会拉低你的智商,变成跟傻子一样。

又如:读黄色书籍,那危害更大了,有可能走上性犯罪的道路。

所以,读书一定要选择正确的书来读,那么,人应该读什么样的书呢?

抛去学习技能的书不谈,比如我是律师,当然要读法律方面的书籍,这些书籍只能属于技能方面的书,而不属于“开卷有益”的书。

我总结人必须要读的书有以下几大类:

1、历史书籍。读史书对人的受益是最大的,其实,人类的绝大部分错误都是反复循环的,我们看古人的故事可以避开很多的雷区,可以通过古人的血泪史总结经验和教训。

2、文学书籍。一部好的文学书籍就是直接给你展示他人的世界,你通过了解他人的人生去感悟自己的人生。文学书籍里优先读世界名著,世界名著是经过千锤百炼,精挑细选出来的,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3、传记类的书籍。读世界名人的传记,可以借鉴他人的智慧,弥补自己的不足。

4、科技类的书籍。多了解一些物理学、宇宙学的知识,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

5、文艺类的书籍。很多诗画作品可以陶冶人的情操。

上述的书籍不可能让人越读越傻,只会越读越聪明,不信你就试试看。


声明: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面包露娜2022-05-24 21:17:51

青山无忧,因雪白头。书本无罪,是读书的人出了偏差,读死书,死读书,懂得变通,把自个给读傻了。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人,食谷者生,但如若这人不知节制胡吃海喝,吃撑了,吃出毛病来了,是不是就应追究食物的罪过呀?罂粟花招摇美丽,她既可以成为解人病痛的良药,也可以化作颓废人类心智的毒剂,成仙成魔,还不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有道是,一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用来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安天下的,拥有了渊博的学识,才能带动社会更好的发展,功德无量。

不排除有些人在读书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与现实脱节,非但不能学以致用,反而引发不小的副作用,落人耻笑,比如赵括,比如孔乙己,这都是些读书读傻了的人。

所以说,读书不会让人变傻,不要拿读书当挡箭牌,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

日不落882022-05-24 21:17:51

书,不都是香花,也有毒草!

兔子瞎子

关于作者:兔子瞎子 观点:12206

当风又吹来了生机,却又被影藏在暮色里,在天边飞过的大雁,寄不去远去的相思

为您推荐

评论(25)